2025年盛夏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周年,这项起源于2015年的民间击剑赛事,已从最初8个城市分站赛、不足千人参与的规模,发展成为覆盖全国28个城市、年度参赛人数突破3万人次的大型赛事体系,十年间,联赛不仅重塑了中国击剑运动的生态格局,更成为无数普通人接触击剑、爱上击剑、通过击剑改变人生的梦想舞台。
从精英运动到全民参与
"十年前,我们要说服俱乐部组队参赛;每站比赛名额都在几小时内被一抢而空。"联赛创始人张建明回忆道,2015年,中国击剑运动刚因伦敦奥运会佳绩引发关注,但专业训练门槛高、场地少、费用昂贵等问题依然突出,联赛创新性地采用分级参赛机制,设置U10、U12、U14、U16、17+五个年龄组和A、B、C三个技术级别,让不同水平的爱好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竞赛平台。
十年来,联赛参赛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,2015年全年参赛人次不足4000,到2024年,这一数字已突破35000,更令人惊喜的是虎扑体育,成人参与比例从最初的15%上升到38%,表明击剑正成为全年龄段的健身选择。
十年磨一剑:个人与联赛的共同成长
26岁的上海白领李晓倩在联赛十年之际,收获了特别纪念证书——她是唯一一位连续参加十届联赛的选手。"2015年我第一次参赛时还是大学生,如今已是职场人,联赛见证了我从青涩到成熟的全过程。"李晓倩抚摸着十年参赛徽章套装,眼中闪着泪光,她告诉记者,通过联赛不仅收获了健康,更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,"我们在赛场上是竞争对手,赛场外却是互相鼓励的伙伴。"
像李晓倩这样的"联赛全勤选手"共有37位,他虎扑中国们来自各行各业,有学生、教师、医生、企业家,却因对击剑的共同热爱而相聚,联赛组委会为此特别制作了"十年致敬"纪念册,记录这些忠实参与者与联赛共同成长的故事。
科技赋能打造智慧赛事
联赛十年的发展史,也是一部技术创新史,2020年,联赛率先引入电子裁判系统,通过高速摄像头和AI算法辅助判罚,大大减少争议判罚,2023年,联赛推出专属手机应用,实现报名、抽签、实时成绩查询、视频回放等一站式服务。
"科技让比赛更公平、更透明。"15岁的小将王梓轩说,他在2024年联赛中通过视频回放系统成功申诉了一次判罚,"这种体验让我们年轻选手感受到被尊重,也增加了对比赛的信任度。"

击剑文化的普及者
十周年之际,联赛组委会发布了《中国大众击剑发展报告》,数据显示,过去十年间,中国击剑俱乐部数量从不足百家发展到超过1200家,经常参与击剑运动的人数超过50万,这些数字背后,是联赛对击剑文化的有力推广。

每年联赛期间,组委会都会组织"击剑体验营""冠军课堂"等公益活动,让更多普通人有机会持剑体验,十年来,这类活动已覆盖全国60多个城市,直接影响超百万人。
"联赛最大的成就不是产生了多少冠军,而是让击剑从神秘走向普通,从精英走向大众。"前中国击剑队主教练王键评价道。
新起点,新征程
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,联赛宣布了未来发展规划:2026年将设立海外分站赛,首先在东南亚地区开展;2027年计划推出职业业余混合团体赛;同时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培训体系构建。
联赛秘书长陈颖表示:"下一个十年,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击剑运动的普及与提高,让更多人感受到这项运动的魅力,我们相信,每个孩子都值得有一次持剑而立的机会,每个人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。"
十年磨一剑,砺得梅花香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用十年时间,书写了一个关于成长、坚持和梦想的故事,在这个故事里,有组织者的初心不改,有参与者的执着热爱,更有整个社会对体育价值的重新认识,当万千剑手在赛场上相互致敬时,他们闪耀的不只是手中的剑,更是体育精神的璀璨光芒。









